中國最富的產業!
不是四行兩桶油,而是煙草!
云南煙草,產值4千億,撐起云南經濟半壁江山!
同為云南大產業,云南茶葉,也被人津津樂道。云茶,能否再創造一個“云煙”的奇跡?

云茶,能模仿云煙?
2019年,云南茶葉種植面積699.9萬畝,全國第一,茶葉總產量43.1萬噸,僅次于福建,茶葉綜合產值達936億元。
千億產值快達到了,然而,60.8萬戶煙農種出4000億的成績,云南600萬茶農,抱著1000億的云茶產業。
站在煙草旁邊,茶葉太難了。茶葉只能默默地感慨:我要努力,我要奮斗。
其中,普洱茶占據云茶產業半壁江山??梢哉f,云南茶葉要崛起,必須靠普洱茶。
可如今,古樹茶信任危機,加上庫存之重。普洱茶的現狀,真的是痛并快樂著。
于是,有人說,模仿云煙,把茶葉打造成第二個大產業。這種想法實在是太樂觀了。

首先,云南600萬茶農,涉茶人口約1000萬。如果學煙草一樣一刀下去,茶業能不能做起來不一定,很多人要失業倒是肯定的。
就業是最好的福利,有個店賣茶,總比無業游民強吧。
再有,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,2017年133.5萬噸大宗茶,創造了479.8億元產值。127.4萬噸名優茶,創造了1429.8億元的產值。
名優茶用更少的量,創造了3倍于大宗茶的產值。這個數據的背后,其實是:國人喝茶,喝的是茶文化,外加三杯兩盞淡茶,云淡風輕的境界。
普洱茶更是如此,香氣、滋味、回甘之美,只有蓋碗或紫砂壺泡出來,才能品味到極致的味道。
一把茶葉抓進杯子,倒上開水泡一天。這樣的喝法,大多數國人并不接受。
這兩點就決定了,云南茶葉,很難走上煙草道路。

云茶,兩條腿三步走
經過20年的發展,普洱茶已經形成版納、臨滄全國知名,普洱等地有待發展的格局,這為普洱茶兩條腿奠定了基礎
臨滄、版納的名山古樹滿足茶文化需求,普洱等地則可以推廣科技化。如此,既保障名山古樹茶的地位,給中小茶企一條活路,又能做大市場。
名山茶,真與假
10年,集行業力量,打造出來版納的老班章,臨滄的冰島。這兩個寨子,可謂是茶圈殿堂級的存在。
然而,放眼市場,冰島、老班章到處都是,冰島老寨4000多棵古樹,產茶不過數噸。然而,每年打著冰島旗號賣出去的茶,少說也是數萬噸。

有名寨,卻不能保障市場上的名寨是真的,這嚴重傷害了普洱茶的信譽。
如果一個剛接觸普洱茶的人,買到很便宜的“冰島”,發現殿堂級的普洱茶不過這種味道。這種誤解一旦形成,九頭牛都拉不回來。
所以,普洱茶的當務之急是,保障市場上的名茶來自名山,通過規范初制所也好,區塊鏈溯源也罷,要保障名山信譽。
讓市場上的冰島是真冰島,懂過茶就是來自懂過。這才是臨滄、版納兩地,名山茶的發展道路。
紅酒看酒莊,普洱論山頭。如此一來,10年打造出來的名山古樹,完全可能形成波爾多葡萄酒的產業格局!

茶葉科技化
無論哪年哪業,只有生產力是真實的。普洱茶要發展,不了科技。
國內茶客消費茶文化,但市場,仍有袋泡茶、新式茶飲等需求。普洱、保山、德宏等地的普洱茶,沒有經過資本炒作,原料成本相對較低。
完全可以走科技興茶的道路,機械化采摘加工,提高生產力,既能滿足國內大宗茶的需求,還能出口創匯。
1998年,普洱茶出口20萬擔(1萬噸),創匯2250萬美元的巔峰業績,只有科技能追上。
未來,中國的茶葉大品牌,很有可能出現在科技領域。

規范普洱茶倉儲
普洱茶最大的魅力是越陳越香,可如今,普洱茶的倉儲小,散、亂,分散大大小小的茶企手中。
這些普洱茶,倉儲環境不一樣,放上十年,能否越陳越香。十個茶企,有十種說法。上百個茶客,有上百種說法。對普洱茶來說,統一、規范的云茶倉儲,很有必要。
一來,用科學的倉儲保證普洱茶有最好的轉化,二來規范的倉儲把不達標的茶葉排出市場。
解決這三個問題,普洱茶,未來可期。

寫在最后:
云南煙草逆襲上位,已經烙在一代人的心中。然而,云茶,不可能走上云煙的道路。
舊瓶裝不了新酒,唯有科技和創新永不過時。立于600萬茶農,千萬涉茶人口,普洱茶獨一無二的現實。云南茶產業,一定會走上一條獨一無二的創新之路。
2017年,云南提出打造千億云茶的目標。2019年,云南茶葉綜合產值達936億,千億云茶,觸手可及。
然而,茶葉是一方民生,云南有最大的茶園面積,龐大的茶葉產量,更有地理標識保護的普洱茶。
百年大古樹,放眼全國,只有云南才有。而且,云南普洱茶,發展不過20年,就已經有5000萬追隨者。

等到普洱茶產業進一步規范,行業進一步成熟!
云南茶產業的未來,又何止一個千億!
云煙雖強!云茶正在路上!
來源:普洱話江湖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
注:文字有所刪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