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時節前后,隨著采茶人在青蔥山頭開始穿梭、忙碌,江南茶區又迎來了一年的大日子——春茶季。愛茶的人,早已把茶當作流淌在身體的另一種血液,品嘗好茶是樂事,品嘗好的春茶更是幸事。然而,時間和距離又是愛茶人和茶葉之間的阻礙。怎樣讓消費者品嘗到茶葉的原汁原味,成為制茶業面臨的重要課題。
這次,我們有幸采訪到四位中國國家茶葉文化傳承人,聆聽他們所代表的茶文化。通過與他們的對話,我們能更了解順豐在茶行業助力中的角色,探見茶行業的新機遇和新挑戰。
(1)
蔣子祥
人物介紹:恩施玉露傳統制作技藝州級代表性傳承人,藍焙茶業董事長,湖北荊楚工匠,國家中級評茶員,湖北省一級評茶師。
代表茶品:湖北恩施玉露茶

“干茶是翠綠,湯色是碧綠,葉底是嫩綠。”
恩施玉露茶文化,到蔣子祥已是第十一代。說到此茶的獨特之處,蔣先生和我們介紹,恩施玉露茶是中國歷史上保留下來的唯一一種蒸青針形綠茶,它最突出的兩個特點,一個是蒸青工藝(即蒸汽殺青),距今已有1400年歷史。一個是針形,玉露茶葉緊細挺直、形似松針,毫白如玉,因而最早還被稱為“玉綠”。
一直到民國時期,恩施玉露都處于一種官辦狀態,到1965年時,恩施玉露被評為中國的十大名茶,2008年又被評為湖北第一歷史名茶,到2014年的時候,恩施玉露制作技藝被列為第4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恩施玉露茶和其他綠茶最大的區別,就是它的三綠特征很明顯,干茶是翠綠,湯色是碧綠,葉底是嫩綠。而且這種綠色的保持時間非常長,比如說我們現在泡了一杯好的恩施玉露,到明天這個時候,湯色還是綠的。
在蔣子祥心目中,好的綠茶實際來說是明前茶,也就是清明前采摘的茶葉。因為經過了兩至三個月的冬季,病蟲害已經消失了,剛出來的春梢非常新鮮,這時的春茶品質是最佳的。
“我們把茶園和體驗館結合,讓更多人了解到恩施玉露。”
恩施玉露茶第一到七代都在藍氏家族內部傳承,第八代才進入社會化傳承,內部傳承經歷了270年時間,所以蔣子祥公司品牌叫藍焙,就是為了紀念藍氏家族創制恩施玉露的初心,以此激勵自己。
在商業模式上,藍焙茶業(以下稱“藍焙”)早期進行茶葉的種植和加工,慢慢形成了集茶葉生產、制作、銷售及茶旅為一體的融合發展模式,在每個產區建立藍焙玉露文化體驗館,將茶園和體驗館結合,讓更多人接觸、了解恩施玉露茶葉工藝,感受它的傳承和記憶。
而從去年開始,藍焙的銷售重心從線下轉到了線上,專門設立了電商部,進行電商渠道、直播平臺的鋪貨。
“出山難,更要出山。”
然而,恩施玉露作為區域性極強的小眾茶,銷售也面臨著困難,一是恩施位于湖北省最偏的地方,交通不方便,運輸是一個很大的問題;二是品牌宣傳,知道的人少,是很大的發展瓶頸。
眾所周知,春茶的品嘗的就是在和時間賽跑??v然出山不易,但為了讓消費者盡可能最快地品嘗到最佳風味,藍焙也做出了許多努力。今年開春時間非常長,藍焙從機械的檢修、采購人員培訓、加工人員培訓,都做足了準備。另外,藍焙選擇與順豐速運(以下稱“順豐”)合作,利用順豐的專業服務為茶葉護航。
蔣子祥和我們分享道:“藍焙和順豐的合作也有20多年時間,它的服務給我們最大的感覺是高效、快捷、安全,特別是近幾年,順豐在我們的主產區配備快遞專車,為我們提供一些特殊的政策,減少了中間環節,讓我們的茶葉能更快地到達銷售者手中,客戶下單之后,基本上第二天就能夠到消費者手上。有的時候,我們一天有幾千單,會出現一些錯誤,順豐會有專門的客服和我們對接改單,在售后服務上做得非常好。”
“我們主要的職責就是傳承,傳承歷史文化,傳承精湛技藝,傳承幾代人的匠心做茶精神。”
提到推廣茶文化的計劃和愿景,蔣子祥提到了兩個方向。在茶文化這一塊,會繼續建設藍焙玉露文化體驗館,讓消費者深入了解恩施玉露文化,推動它的傳播。此外,藍焙也在和政府部門倡議,加大對恩施玉露這種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打造,投入更多的資源去建設品牌。
深耕茶業多年,蔣子祥堅信自己的職責就是傳承,傳承恩施玉露的歷史文化,傳承恩施玉露的精湛技藝,傳承幾代人的匠心做茶精神。希望通過未來幾年的時間,能使恩施玉露的文化傳承做得更好。
(2)
方繼凡
人物介紹: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綠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、黃山市猴坑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、黃山區茶業協會會長、杰出中華茶人。
代表茶品:安徽太平猴魁茶

“綠茶中的極品,男子漢的茶”
在方繼凡心中,之所謂好茶,一般得是森林覆蓋率比較高的小氣候生產的茶葉,這種茶葉的口感肯定好。而太平猴魁茶,正正符合他的好茶標準。太平猴魁茶葉是一種特殊的黃山四大葉種茶,是綠茶中最大的茶葉,人們也稱它是綠茶中的極品。
太平猴魁茶葉生長在300米以上的山區,最好的是海拔達500米到700米的地區,也是每年主要的禮品茶產區。這里氣候半陰半陽,日照時間低于40%,茶葉基本上是在銀霧中生長。而且生產地的土壤是風化巖石的烏沙土,也適合茶葉生長。在優質的自然條件下,太平猴魁的茶葉具有兩葉抱一芽,葉片肥厚,不散,不翹,不卷邊的特征。茶湯也清澈透明,有蘭花幽香。
說起太平猴魁這個名字,方繼凡和我們分享了它有趣的來歷。太平猴魁產在黃山區,就是原來的太平縣,這一帶以往是像野生林一樣,猴子特別多。此外,因為這種茶葉比較粗壯,比其他茶葉更大,更魁梧,所以人們起名為太平猴魁。我們說它是一種男子漢的茶,泡到杯里面是站著立著碗的,像一個男子漢站在杯子里面一樣。
“讓廣大消費者都能喝得上正宗原產地產的茶。”
太平猴魁一年只產春茶一季,從春節到清明,前后不超過20天,從特級、二級、三級,年總產量約為200萬斤,真正體現了“茶以時為貴,茶以稀為貴”。
豐富的產品線需要充分考量成本,為了優化成本和品質,對于中低端茶葉,猴坑茶業采用標準化生產線來生產,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降低成本;對于高端茶葉,仍然按照傳統的純手工藝制作,保留原風味。而無論哪一種產品線,猴坑茶業都堅持綠色防控,通過凈化車間進行產品包裝,再利用順豐速運寄遞茶葉,做到公平公正、物廉價美。
“和順豐打交道是最好的決策。”
提到與順豐的合作,方繼凡認為合作的助力作用是特別顯著的。例如雙十一的大活動、還有春茶活動,春茶人人都想喝一杯,可能茶園15號開園,消費者18號就想喝到茶,怎么樣在最短的時間把茶送到消費者手上,和順豐打交道是最好的決策。
方繼凡希望順豐能加大服務人員的投入,因為猴坑村(太平猴魁主要產地之一)是全國的名村,也靠近黃山旅游地帶,如果順豐能增加服務網點,人們到這旅游后,回家時茶葉也到家了。
順豐在21年間共投入攬收點700+個,新增40+輛自營車輛,組成6000+人的攬收隊伍,通過科學調撥,快速響應茶商茶農寄遞需求。同時在茶葉主產區,順豐配備了“茶葉寄遞專車”,可以通過“綠色通道”直達末端環節,簡化了常規的運輸流程,整體上提升了茶葉寄遞的服務時效。未來,順豐的網點版圖也會繼續擴大。
“年輕人多喝太平猴魁。”
訪談過程中,方繼凡先生還推薦年輕人可以多喝太平猴魁茶,真正的綠茶適合年輕人,一是可以提神,二是有利健康,長期喝太平猴魁茶的方繼凡自豪地以自己作為活廣告。此外,綠茶還能養身減肥,增強活力。
對于猴坑茶業的未來,方繼凡計劃在食品安全、質量上把關,通過茶旅結合的形式吸引更多人到達黃山原產地,一邊品茶一邊體驗,感受太平猴魁的魅力。
(3)
謝明之
人物介紹:黃山毛峰創始人謝正安第六代傳人,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綠茶制作技藝(黃山毛峰)傳承人,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。
代表茶品:安徽黃山毛峰茶

“綠中泛黃,銀毫顯露。”
黃山毛峰茶,中國十大名茶之一,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制,至今已有百年歷史。說起它始終如一的上佳品質,第六代傳人謝明之提到:“有兩個原因,一是因為地處山區,到現在也只是村里修了公路而已,對山地、地貌、植被、茶園都沒有什么改造和變化,這是最主要的原因;其次是我們制茶的后人,也比較注重品質的傳承,沒有把祖上的手藝丟掉。”
已成為經典綠茶茶品的黃山毛峰茶,是于每年清明谷雨,選摘良種茶樹“黃山種”、“黃山大葉種”等的初展肥壯嫩芽,手工炒制。該茶外形微卷,狀似雀舌,綠中泛黃,銀毫顯露,且帶有金黃色魚葉(俗稱黃金片)。入杯沖泡霧氣結頂,湯色清碧微黃,葉底黃綠有活力,滋味醇甘,香氣如蘭,韻味深長。
“歷史沉淀,科技興茶。”
謝明之十分注重傳統茶文化的保護,2010年他開始收集黃山毛峰創始人謝正安的歷史資料、傳統黃山毛峰的歷史文物,同時對黃山毛峰發源地的核心產區古茶園進行保護,對百年以上的古茶樹采取吊牌保護……種種努力既源于他對自己家族的歷史追溯,對自然環境的保護,也源于他身處環境和茶文化不可分割的羈絆。
在堅守傳統之余,謝明之提出要走科技興茶的道路。首先是保證品質,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,利用一些現代化的手段和科技去實現大規模的品質穩定。我們懂得手工制茶,但一直走的不是這條道路,一直走的是大機械的道路。
謝明之提到,因為個人的力量很有限,也是有狀態的,不同時間做的茶葉可能就不一樣。每個人的水平和風格也不一樣,最后可能我們的茶葉拼在一起就會很奇怪。十多年前,謝裕大茶業就建了非常龐大的生產線,這些年也不停地升級改造,希望不斷利用新的科技,讓茶葉的品質在大批量制作的時候能夠保證穩定。
“謝裕大x順豐=?”
謝裕大茶業采用的科技興茶、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,順豐帶來的支持作用得到了謝明之的認可,不僅保障了產品寄遞的速度和安全,與此同時,順豐在春茶季費用上的定制服務,對茶業的幫助非常大,節省了企業的運輸成本。謝明之希望順豐在春茶季可以延長攬件時間,“因為我們那時候非常忙,有的時候可能車間生產出來已經是晚上7、8點,那時如果還能把它寄出去的話,對于我們的商業活動是非常有幫助的。”
在探索和順豐合作衍生出的新營銷模式,謝明之提出他的創想:順豐的快遞人員不僅是一位配送人員,也可以是一位宣傳人員,一位銷售人員,思考快遞人員進入社區進行銷售的模式。
“中國茶文化的復興”
目前茶行業的瓶頸,謝明之認為在于區域性太強,標準化程度太低,不同地區的茶和等級標準都比較混亂,導致消費者不知道怎么選擇。未來有一天,可能要做出一種類似于中國的立頓,一統天下,一統江湖,就叫中國綠茶、中國紅茶,這樣可能可以把茶行業做大。
對于中國茶文化,謝明之抱著非常樂觀的態度,“因為茶葉是中華文化的符號。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,中國在國際上影響力的提升,我相信中國的茶文化不但會在國內的年輕人身上實現復興,在國際上也會越來越有影響力。”
(4)
劉文新
人物介紹: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、杰出中華茶人、中國茶葉行業年度經濟人物、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,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。
代表茶品:河南信陽毛尖茶

“茶湯帶毫,好喝又好看。”
說起信陽毛尖,人們說它是茶湯帶毫的綠茶,文新茶業的董事長劉文新與我們介紹了原由:信陽毛尖是江北茶區最北邊的茶葉,帶毫是因為它的芽頭比較小,像針一樣,芽頭上面有毛峰,信陽毛尖茶需要一一掐小芽頭,所以在制作工藝上會比較復雜,要經過攤晾、篩選、殺青、揉捻、理條、風干等九道傳統工藝。茶葉泡開以后,它的湯色一般是嫩黃明亮的,或是嫩綠明亮的,它就帶著茶葉的小毛峰,這就是我們說的茶湯帶毫。
每個地方都有好茶,而信陽毛尖相比起來有兩處優勢。首先,信陽毛尖比一般名茶上市要晚一個月,這意味著它的生長周期長,更富含微量元素、礦物質、維生素、茶多酚等等,最開始沒喝過信陽毛尖的人,他會感覺到信陽毛尖的味道很香,但一喝上信陽毛尖后,它就愛上了,拔不掉了。此外,好茶必須得好喝又好看,信陽毛尖的好看在于它的細圓小。
“架起小生產和大市場的橋梁和紐帶。”
又是一年春茶季,在疫情背景下,我們茶企都在轉變自己,尋求新的銷售模式。我們利用各個平臺賦能,例如和順豐合作等等,從去年到現在銷量不僅沒有下滑,反而在上升,提升了60%,今年上升的空間應該更大。
現在文新茶業采取預售的模式,預售能保證消費者喝上更好的茶葉。我們積極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,包括什么時候發貨,用什么方式發貨,現在物流能夠快捷地到我們茶園的田間里頭了。等春茶一上市,我們第一時間就把預售茶品發到客戶手中,讓他們喝到最好的毛尖茶。
信陽毛尖茶是中國十大名茶,但現在市場占有率并不是太高,怎么樣把好茶邁向更廣闊的市場?關鍵要架起小生產和大市場的橋梁和紐帶,真正讓當地的老百姓茶農種的好茶賣上好價,賣得更多。也要利用順豐高效的服務(如信息化的物流追蹤體系、在主產區增設收件網點、快速響應的客服團隊等),幫助信陽毛尖賣得更好,提高信陽毛尖的名氣。
“把小毛尖做成大茶飲,把小毛尖做成大名聲。”
茶葉是一種文化,也是一種扶貧的手段。劉文新心系鄉村扶貧多年,他認為現在脫貧攻堅已經全面勝利,下一步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拓展鄉村振興的先機,而鄉村振興最主要的就是產業振興?,F在面臨的挑戰就是,怎么把小毛尖做成大茶飲,把小毛尖做成大名聲,那當地的茶農們就能通過茶脫貧致富了。
同時,為了讓人們能夠在農村的廣闊天地有所作為,就要把產業做大做強,那就有崗位了,有崗位就有人了,那么年輕人都回來了,年輕人回到我們的鄉村,就有活力,就有希望,就有未來。談起茶葉產業與扶貧事業,劉文新興致勃勃,這已是刻在他心中的使命。
和順豐的合作也給扶貧工作起了非常好的助推作用,劉文新希望順豐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,不斷向下延伸,成立更多的網點,將來更多的龍頭茶業都與順豐合作,形成一個強大的運輸網絡,幫助鄉村實現振興。
“挑戰也是機遇,機遇中也是挑戰。”
展望茶文化的未來,投身茶事多年的劉文新早已有他的計劃:第一,茶業過去是扶貧產業,未來茶葉也是生態產品,種好茶可以防止水土流失,凈化空氣,防止霧霾等等,一個地方生態好,也能吸引大家到這個地方來聚居休憩;第二,喝茶對人體非常有好處,不僅是喝茶,還可以發展茶食品、茶宴茶食。
此外,茶葉產業還是旅游文化產業,大家來茶區可以體驗采茶、制茶、炒茶及茶藝表演;茶葉產業更是一個惠民產業,從種茶、制茶、售茶、茶館、茶具等等,整條產業鏈非常長,每一個環節都能提供就業崗位,過去茶農采茶季一過,就要出去打工,現在大家不走了,留在了我們的家鄉,在家門口足不出戶,掙錢顧家兩不誤。
前景可期,挑戰在于龍頭企業要扛起大旗,擔負起使命,讓當地的名茶更名,渠道更多、產品更好、品相更好、質量更高,這樣才能真正讓消費者喜歡上信陽毛尖,從而調動信陽幾百萬茶農有種好茶的積極性,這是挑戰也是機遇,機遇中也是挑戰。劉文新相信未來茶產業一定會有大作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