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霍山縣位于安徽省西部、大別山北麓,地處北緯31°03′-31°33′,東經115°52′-116°21′之間。面積2043平方公里,人口37萬,轄16個鄉鎮、130個自然村,屬北亞熱帶溫濕季風區,植被豐富,物種眾多,森林覆蓋率達74.5%,生物物種多達6500余種,是一個生態系統相對完備、森林植被垂直分布、珍稀物種豐富的天然寶庫。海拔1774米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雄居縣內,著名佛子嶺、磨子潭、白蓮巖三大水庫鑲嵌其中,境內群峰競秀,竹茂林幽,氣候溫和,雨量充沛。有豐富的茶葉、蠶桑、毛竹、水電、藥材、板栗、礦產等自然資源,素有“金山藥嶺名茶地,竹海桑園水電鄉”的美譽。
一、霍山茶葉基本情況
歷史悠久 有據可考霍山種茶已有2000多年歷史。據清光緒《霍山縣志》記載:“霍山黃芽之名已肇于西漢。”唐代李肇在《國史補》中記載:“風俗貴茶,茶之名品亦眾……壽州有霍山黃芽。”
明代萬歷年間霍山縣令王毗翁一生嗜茶愛茶,每到茶葉生產季節都親自參與制茶,品茶。著有焙茶一絕云:
露蕊纖纖才吐碧,
即防葉老采須忙,
家家篝火山窗下,
每到春來一縣香。
這首詩清晰地描繪了當時霍山茶葉生產、加工... [
詳細介紹]